必修三生物模拟试题(人教版)16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2.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3.四川地震造成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生变化C.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发生变化D.部分生物种群的密度会发生变化4.下列哪一组动物不属于大型土壤动物A、蚯蚓和轮虫C、马陆和白蚁B、鼠妇和蜈蚣D、线虫和蚯蚓
5.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和皮肤排出
+
f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D.血液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6.“生物入侵”是指在自然或人为的作用下,生物从原分布区扩展到新的地区,在新分布区能够繁殖、扩展形成稳定种群,并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破坏、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现象。我国入侵物种数目的历史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生物入侵”这一生态问题的有关分析,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入侵生物会增殖、适应、扩散和爆发,对人类的危害比化学污染更加具有危险性B.入侵生物是外来物种,外来生物不一定形成入侵物种。引入外来生物应评估、监测C.图像表明,我国入侵生物种群数量从18世纪后呈典型“J”型增长曲线,形势严峻D.人类交流的加强,使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7.2011年南昌调研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C.造成⑤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