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本质、基本特征和环境工作基本政策,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的指导方针或指导性准则。(2)特征:a是环境法这一法律部门特有的原则,是其基本特征的体现b必须由环境法规范所确认,在环境法中体现c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d贯穿于整个环境法体系,具有普遍指导作用
2简述协调发展原则的基本含义和内容及其贯彻措施。(1)含义: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内容:a正确反映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b正确把握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质c体现了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d体现了协调发展或可持续法的基本要求(3)贯彻措施:1加强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2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采取有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4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5、强化环境监督管理6加强环境观的宣传教育
3简述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略
4简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基本含义和内容及其贯彻措施。(1)含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或把环境污染和破坏控制在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及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度之内。(2)内容:a明确了预防和治理的关系。防可避免环境问题的发生或扩大,实现“防患于未然”;治是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治理,是事后补救措施故应以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或综合整治。b确定了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途径和方式。立足于“防患于未然”,治理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做到预防和治理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fc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由消极被动、事后单一方式治理向积极、主动、事前事后多种方式防治的转变(3)贯彻措施:A全面规划。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流域规划等,应当对工业、农业、城市、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进行科学预测、统筹兼顾、综合规划,既考虑经济效益,又考虑环境效益,以便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B合理布局(1)在全国建立合理的城乡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生态结构和城镇体系。(2)在一个城市和一个区域,搞好功能分区,合理安排各种产业和事业。C加强宏观调整,对规划、政策等宏观活动实行环境评估,制定有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