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的,可以按照有关人员在活动中担任角色的重要性来排。另外,同级或是职级接近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把上级单位、受邀来宾往前排。有时来宾个人级别虽然不高,但他是代表所在部门参加活动,也要酌情往前排。确定顺序前要和有关各方充分沟通,尽量避免争议。
2话筒和音响的检查。首先要避免话筒、音响不响或乱响。除了注意检测线路,还要有专人负责音响,音响师也要全程在岗。其次要注意话筒的分配和调整。话筒数量不足时,一般先保证有讲话任务的领导。另外,一定要在活动前将主持词内议程、参加领导等有关内容进行再确认。再次要检查话筒的位置。发言席、主持席等要布置合理,注意发言台和上面摆放的物品不要遮挡发言人。
3有关材料的检查。对于主持词、发言稿或讲话稿等材料,由于修改的次数可能比较多,必须安排专人审核和发放。对于材料中涉及来宾和议程的部分,在活动开始前一定要进行最终审核和确认。
重实施
再完美的筹备也要在实施中实现,准备的时候可以反复演练、反复试验,有错还可以改,但实施是“一锤子买卖”,成败立现,不容重来。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控制,使整个活动尽量按活动预案进行。
f仅供参考【整理】
信息沟通到位,保证步调一致。预案中的每个环节、每项安排,都要保证该知道的人知道,特别重要的事项必须直接通知本人,并安排专人负责到底。比如在活动中有主持、讲话、致辞、启动等任务的人员,应安排专人提前与本人联系,并告知有关情况,有变化时更要及时告知。活动现场要安排专人负责引导登台、站位等。另外,如果有统一安排,出发、就餐、活动的时间地点等都要注意通知到每个人,即使是印制在活动手册上,也要有专人负责提醒。对于在主席台或前排就坐的重要来宾更要重点关注,确保活动期间随时联系得上。
掌握好时间节点,做到心中有数。对主持词、每位领导的讲话稿等有关材料都要熟悉掌握,对活动进程更要做到心中有底,比如每项议程大概多长时间、议程之间怎么衔接等,都需要了然于心,这样才能适时对下一议程进行提醒并做好准备,确保活动顺畅进行。
随时掌握情况,确保应急预案及时启动。活动期间要随时掌握活动进程、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相关的动态情况,并作出分析,及时应对,必要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勤总结
每次活动之后,应第一时间把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并进行效果检查,即活动预案是否合理,活动目标是否达到。这是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f仅供参考【整理】
积累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