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A活字印刷术C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术D制墨技术
2、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A.①②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D.③④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B.①③
C.②④
3、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其中,指南针发挥的作用是()B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D促进了远洋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A促进了欧洲文化发展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4、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A指南针和印刷术C造纸术和火药B火药和指南针D印刷术和造纸术
6、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彦:“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来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科技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第1页
f7、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下列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8、明代徐光启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