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
)通(
),解(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解
二、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宾客从去国怀乡
古义(
)今义(
)
2、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义(
)今义(
)
3、宠辱偕忘
古义(
)今义(
)
4、进亦优,退亦忧
古义(
)今义(
)
5、浊浪排空
古义(
)今义(
)
三、一词多义:
1、水尤清冽(
)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其境过清(
)
明灭可见(
)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南极潇湘(
)
1
f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感极而悲者矣
5、而或长烟一空(
)6、太守自谓也(
)
或异二者之为(
)
太守谓谁(
)
7、临溪而渔(
)
8、而乐亦无穷(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
)
)游人去而禽鸟乐
(
)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四、词类活用:
1、近岸,卷石底以出
词活用为
词,解释:
2、凄神寒骨
词活用为
词,解释:
3、皆若空游无所依
词活用为
词,解释:
4、百废具兴
词活用为
词,解释:
5、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释:
词活用为
词,解
6、藤子京谪守巴陵郡释:
词活用为
词,解
7、名之者谁
词活用为
词,解释:
8、杂然而前陈者
词活用为
词,解释:
五、重点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
f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9、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六、阅读材料,完成练习,探讨作者思想感情:
(一)写作背景1、《小石潭记》柳宗元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偏僻荒凉的永州、柳州。为了排解郁闷,便纵情于山水,写了很多山水游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心胸气度寄托在里面,本文便是其中一篇。2、《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
3
f3、《醉翁亭记》1045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府,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