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敢肯定她一切正常,”妻子说着,一边披上晨衣。他们一起走进了婴儿的房间。
7她叫着孩子的名字,把铃摇得叮当响,还拍手。随后她把孩子抱起来,这时孩子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并发出开心的声音。
8“天哪,”父亲说,“她是个聋子。”
9“不,不会的,”母亲说。“我是说,现在这么说太早了。你看,她刚出生不久,视线还不能
精选
f集中呢。”
10“可是刚才你那么用力地拍手,她都没有一点反应。”
11母亲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让我们看看这本育儿书上怎么说,”她说道。她查到“听觉”栏,大声读道:“‘如果你的新生儿听到响声不吃惊,或者不会朝向发出声音的方向,不必慌张。因为对声音的反应通常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出现。你的儿科医生可以从神经系统方面对孩子的听觉进行测试。’”
12“瞧,”母亲说道,“这是不是让你感觉好多了?”
13“没好多少,”父亲说。“书里甚至都没提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孩子是聋子。我只知道我的宝贝什么也听不见。我有一种最可怕的预感。也许这是因为我的祖父就是聋子的原因。如果我们漂亮的小宝贝真是聋子而且是我这一方的原因,我将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14“嗨,等等,”妻子说。“你太多虑了。星期一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给儿科大夫打电话。现在高兴点儿吧。来,抱着孩子,我把毯子弄弄好,全都拉散了。”
15父亲接过孩子,但是很快地又把她还给了妻子。整个周末他发现自己无法准备下一周的工作。他跟着妻子在屋子里转,满脑子想的都是孩子的听觉问题以及失聪将会怎样毁了孩子的一生。他只想到最坏的一面:没有听觉,无法学语言,他那漂亮的宝贝将与世隔绝,被困在无声的世界中。等到了星期天晚上,他已经彻底绝望了。
16母亲在儿科医生的代接电话服务处留了言,预约星期一一大早与医生见面。周末则用来让自己锻炼、阅读并尽力安慰丈夫。
17医生检查的结果令人安慰,但父亲的情绪依然低落。直到一周后,当孩子听到过路卡车的巨响而第一次感到吃惊时,他这才开始情绪好转,并又感到和新生女儿在一起的乐趣了。
18(故事中的)父亲母亲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世事的方式。只要有丁点不好的事发生在父亲身上,如银行经理的一个电话、与妻子的意见相左、甚至是老板皱了一下眉头,他都会往最坏的方面想:破产、入狱、离婚、解雇。他很容易情绪低落;经常感到很累;身体不好。而与他正相反,她总是从最乐观的角度来看待坏事。对她而言,这些事只不过是一时的考验而已,会克服的。在经历挫折后,她很快就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