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2P3si
P4si
式中:P作用于结构物的正压力(N);Ω浮冰冰层面积m2一般采用历史上最大值;
331
P1水流对冰层下表面的摩阻力(Pa),可取为
05
v
2s
,
v
s
为冰层下的流速ms
P2水流对浮冰边缘的作用力Pa,可取为
50
hl
v
2s
,h
为冰厚m,l
为冰层沿水流方向的平均
长度m,在河中不得大于两倍河宽;
P3由于水面坡降对冰层产生的作用力Pa,等于920hi,i为水面坡降;
P4风对冰层上表面的摩阻力Pa,P400010002VF,VF为风速采用历史上有冰时期和水流
方向基本一致的最大风速ms;
结构物迎冰面与冰流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结构物迎冰面与风向间的水平夹角。
37冰盖层受到温度影响产生的静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冰盖层温度上升时产生膨胀,若冰的自由膨胀变形受到坝体、桥墩等结构物的约束,则在冰盖层引
起膨胀作用力。冰场膨胀压力随结构物与冰覆盖层支承体之间的距离大小而变化,当冰场膨胀受到桥墩等结构物的约束时,则在桥墩周围出现最大冰压力,并随着离桥墩的距离加大而逐渐减弱。
冰的膨胀压力与冰面温度、升温速率和冰盖厚度有关,冰压力沿冰厚方向基本上呈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分布,可认为冰压力的合力作用点在冰面以下13冰厚处。
f310试述浮托力产生的原因及考虑的方法?水浮力为作用于建筑物基底面的由下向上的水压力,当基础或结构物的底面置于地下水位以下,在
其底面产生浮托力,浮托力等于建筑物排开同体积的水重力。地表水或地下水通过土体孔隙的自由水沟通并传递水压力。浮托力的大小取决于土的物理特性,当地下水能够通过土的孔隙溶入到结构基底,且固体颗粒与结构基底之间接触面很小时,可以认为土中结构物处于完全浮力状态。
浮托力作用可根据地基的透水程度,按照结构物丧失的重量等于它所排除的水重这一原则考虑:(1)对于透水性土,应计算水浮力;对于非透水性土,可不考虑水浮力。若结构物位于透水性饱和的地基上,可认为结构物处于完全浮力状态,按100计算浮托力。(2)若结构物位于透水性较差地基上,如置于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地下水渗入通道不畅,可按50计算浮托力。(3)若结构物位于粘性土地基上,土的透水性质难以预测,对于难以确定是否具有透水性质的土,计算基底应力时,不计浮力,计算稳定时,计入浮力。对于计算水浮力的水位,计算基底应力用低水位,计算稳定用设计水位。(4)地下水也对地下水位以下岩石、土体产生浮托力,基础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