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作者:彭应芝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2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0301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虽然对中学语文阅读提出了挑战,但是文字文本中的阅读及阅读教学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它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任,是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需要。
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大多数学生而言,语文阅读的兴趣范围是广泛的,阅读量也是不小的。可是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等,却不尽如人意。要想使阅读教学真正对提高语文素质起到推动作用,必须十分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才是真理。”这里所指的“乐知者”和“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指的就是兴趣。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巨大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比较集中,接受新知识比较容易,记忆知识最牢固,思维也比较活跃。这方面笔者的做法是:(1)开展阅读比赛活动。预习课文,看谁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学习课文,看谁的欣赏感悟有创新;小结课文,看谁的收获最多。(2)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插入介绍古今中外名人阅读的佳话、故事和点击点评名篇和名著的环节。(3)每节课前五分钟赏析一些精美的诗句或名著片段,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享受中激发兴趣。通过这些途径,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了,阅读欲望增强了,目标明确了,阅读的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涵着深刻的内涵,这就需要读者深入思考,细细品味。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到名著的时候,都只是停留在“看,只是为了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似懂非懂”的阶段。因此,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培养阅读与思考相结合的习惯。
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其他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质疑探究、圈点批注、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积累竞猜语段等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能真正实现老师、学生、作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学生也才能领会文本的深层蕴涵,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