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底板都标为红色,以及猫的嘴部有三个红色的点。底板因为有热床的支撑,因此肯定不会有问题。嘴部红点很小,虽然可能出现问题,但也不会对模型整体有大的影响,即使真的出了问题也可以通过后期修正的方式解决,因此经过分析我认为这些红色的提示都是正常可以接受的。
f下面是透明模式,透明模式下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模型的正面,还能同时观察到模型的反面,以及内部的构造。特别是内部的构造,对于3D打印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一定要先观察好再开始打印。对于我们的模型,可以看到,内部没有任何特殊的构造。
再下面是X光模式。与透明模式类似,X光模式也用来观察内部的构造。不同之处在于X光模式下对象表面的构造被忽略了。虽然不能看到3D物体表面了,但内部构造可以现实的更加清晰,便于观察。在我们的例子中,由于模型内部没有任何特殊的构造,因此这个观察方式的结果就比较无聊了。
f最后是比较重要的层模式。层模式实际上最贴近正式的3D打印过程。在这个模式下,我们可以把整个3D模型分层展示,通过右侧的滑块,可以单独观察每一层的情况。
图中我们正在观察第38层的情况。如图,最外层的红色表示模型的外壳。紧跟着的绿色仍是外壳的一部分,但不直接暴露在外。中间的黄色部分是填充,用于构造实心物体的中心区域。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更好更直观的理解Cura切片后规划出的每一层的3D打印计划。如果出了问题,也可以比较容易的定位解决问题。第四节,模型调整下面我们看看左下角的几个按钮。这几个按钮,都具有一定的编辑3D模型的功能。虽然和3DSmax之类的3D建模软件的编辑能力相差甚远,但还是可以对模型进行简单的旋转、缩放、镜像等调整操作,方便3D打印用户。首先看第一个按钮,旋转功能。按下这个按钮后,3D模型周围就出现了红黄蓝三个圆圈。分别代表沿XYZ轴旋转。图中所示,我正在沿着红色圆圈旋转30度角。直接用鼠标操作的时候,这里按照5度为单位进行旋转。如果需要更精细的控制,可以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这时就可以按照1度为单位做更细致的操作了。
f除了手工旋转3D模型之外,旋转按钮还弹出了两个功能按钮。其一叫做躺平(Layflat),作用是通过计算,找出最适合3D打印的角度。当然,这个功能没有人那么聪明,比如我们的模型,通过这样的计算,可能就从坐着的猫变成躺着的猫了。如果真这样打印,效果一定没有最初3D模型作者设计的方向好。所以这个功能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第二个按钮就简单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