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工作中来,为这些组织的成立提供方便,给它们的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此外,政府还可以指导社区和学校经常参与这样的活动,促进社区和谐,也让年轻人从小就养成帮助弱者的习惯,培育社会责任感。3.2011年,正是撤点并校走过的第10个年头。然而,在这一年的最后两个月,两次校车事故让撤点并校又置身于舆论的漩涡之中。12月12日,J省S镇发生一起运送小学生车辆侧翻事故,共造成15名学生死亡,11人受伤。另一次事故更为惨烈,11月16日,G省Z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一辆运送幼儿的校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当时,这辆核载人数为9人的面包车上,却装进了64人。其实,这一年,还有更多的校车发生交通事故,只是没有造成像上述那么大的伤害。因此被零星地淹没在了信息的海洋中。但每一起校车事故的背后,经常会浮现撤点并校这一根本原因。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农村小学数为512993所,2009年为234157所,减少学校数合计278836所,总量减少了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学校数为64所。撤并的理由当然很充分,也是大势所趋,如生源的减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考虑、农村孩子到城镇上学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然而,从更广阔更深层次的背景上审视,这一公共政策也引发了许多问题。首先,每一所学校的减少,往往意味着这所学校周边学生上学路途的增加,虽然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农村人口正逐年下降,但下降的只是绝对人数,村庄并没有消亡。由于农村路况的糟糕和交通工具的落后,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悲剧的发生。撤并的另一直接后果是,学校集中后,一些中心小学变成了巨无霸,巨型班级里人数多得连课桌椅都摆不开,由此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带来巨大难题。而且,即使发展了农村寄宿制学校,但由于学生人数太多,学校资源不够,这些学校学生的住宿、吃饭、运动、卫生、安保等条件也都存在短缺问题,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挤一个房间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些学校因为提供不了午餐,导致孩子饿肚子,由此也导致免费午餐项目成为2012年蔚为壮观的民间公益行动。但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因住宿学生增加,教职员工承担了大量本该由家长承担的养育教育任务,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同时,年龄太小的孩子住校学习,生活也难以自理。上学路途遥远,不论寄宿与否,都会使农村家庭教育成本增加,即使在西部偏远地区。这种增加额度也在千元以上,这也由此导致在农村一些地区出现较多的辍学现象。就在2012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