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统一3、要求作品艺术即符合艺术规律,又要有魅力,能够感动人。15、表现说:1、兴起于西方18、10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
f2、批评模仿说的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应表现主体的情感,突出艺术的审美本质
3、这是从艺术的本质来界定艺术的学说
16、立普斯:移情说
17、贺拉斯:《诗艺》;亚里士多德:《诗学》
18、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的重建
19、艺术鉴赏就是艺术接受
20、朱光潜:主张美是客观的
21、娱乐说:中外艺术美学家关于艺术功能的学说。娱乐说一般分为“娱人”和“自娱”,该学说认为艺术是可以愉悦人心的,所愉悦性看成艺术的最主要特征,该学说抓住了艺术的愉悦性,但是忽视了艺术的多元性。
22、意境: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它是指运用意象,在主客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收者引向一个超越时空,富有形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意境是所有优秀艺术品的共同追求和最高审美特征。
23、喜剧性:以笑为标志的喜剧性是人类生活和艺术的重要的美学范畴,它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社会中不协调形
f式,从而肯定美的艺术、生活现象、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它的效果是达到社会性内容的笑。
24、美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种,它是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对人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完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人的人性发展的教育。它有情感性,愉悦性、深远性等特点,它的方式有自然、社会和艺术。
25、博克: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且将崇高和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专为美学范畴。
26、悲剧性:
1、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和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发生冲突
2、在主人公感性生命遭遇摧残和毁灭的同时,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
3、从而激起悲壮之情,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27、席勒的美育观:
1、他在自己的《审美教育书筒》中阐述了自己的美育观
2、他认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是实现人自由的惟一途径
f3、审美能够恢复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造就完善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王国28、有意味的形式说:1、20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来的2、他认为美学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3、这种常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能够激发观赏者审美情趣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是“有意味的形式”4、这是一种从美学的本质来界定美学的学说。29、艺术品的他律性:1、艺术品的中介功能是为他者存在的,受他者制约2、艺术品的基本物质即受创作主体制约,又受制于接受主体。30、仿象:1、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而创造出来的意象2、在感性形态的具象上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