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展开的城市界面在一定范围内应有连贯性同时有一定的高低变化防止长距离内过于单
调统一。
2保护滨水的传统聚落、历史建筑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将其整合到城市设计中充分
展示具有岭南传统水乡特色的人文景观。
3充分利用桥梁、沿河绿带、滨水广场、河流拐弯或交汇处等重要节点空间创造形式优美的具
有地标意义的公共空间。
14对象及分类
141在佛山市域内进行与河流及其滨水区相关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时应遵
f循本设计指引。
142本指引主要是对佛山市内的内河涌及指定的外江河段制定的详细规划设计指引。其它河段与水
体可参考本指引的规定。
143根据河流的流经地带的规划功能和宽度把本城市设计指引所针对的河流进行分类如表11。
对不同类型的河段应采取各自不同的对策和设计方法以加强指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表11滨水区分类
江“官棠高明河口”北江“老鸦洲南沙洲”西江“河清船闸甘竹岛”雅瑶水道水口水道“大冲广州珠江西桥”佛山水道顺德水道“西樵南庄”吉利涌平洲水道其设计指引均宜参照内河涌城市段的设计指引进行规划设计其它河段可视具体情况参考各分类指引进行设计。
144在对《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划定的水系重点区域及节点进行滨水区设计时参考第三章《佛
山市水系重点区域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
15术语
151“河涌”根据《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佛山市内的河流分为“外江”与“内河涌”两大类。
根据《佛山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中的统计所得本指引将重点针对内河涌中的245条主干
内河涌、492条支干河涌、和2065条支涌的滨水地区给予相应的城市设计指引。
f152“滨水区”一般是指水域与陆域相接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
的主导因素。本指引主要针对从内河流边缘起至沿河的第一条城市道路不包括河堤路范围内的陆域空间给予较详尽的城市设计指引和要求其它地表水体可以此为参考。
153“水系重点区域”主要包括“25”组团新的毗邻外江的中心区、重要湿地、基塘农业和生态农
业区域、重要水库、流经组团和镇区中心的生活性主干内河涌和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河段六大类型。
f
f第二章滨水区域城市设计细则
21滨水区规划范围划分
沿水的陆域空间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由水体向外依次为河岸区、滨水绿带区以及建设区。
f22城镇段滨水区城市设计细则
221河岸区
表21城镇段河岸区设计要素分类索引
222滨水绿带区
表22城镇段滨水绿带区设计要素分类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