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中语文模块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分析探讨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检、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那么,高中语言学习领域语文科目各模块的过程性评价也应该落实这些要求。对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这就面临一个新的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只有一个总的原则和要求,如何对高中语文各个模块进行过程性评价呢?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高中语文科目模块的评价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结果性评价”,主要是指模块考试;另一部分是“过程性评价”,即由师生共同记录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各项主要内容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形式,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成绩。高中语文科目学习过程评价的主要项目大致可以分为:课堂表现、语文作业、书面表达、口头表达、课外阅读、综合活动六大项。我们根据校情(面上中学)、学情(爱读不读)、学生基础情况(参差不齐)、社会文化氛围情况(赚钱吃玩),实事求是地确定了上述六大项的特定的具体评价内容。课堂表现:精神状态,专心程度;思考答问,小组探讨。语文作业:模块课文的课后作业,学习册的练习,背书、写字练习。书面表达:平时作文训练,课外练笔。口头表达:课前朗诵和演讲。课外阅读: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综合活动:教材规定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课外其他与语文有关的实践活动。上面虽然规定了具体内容,但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能以这些内容作为评价的要点。我们认为,新课标的新,主要是教材文本新、要求方法新、手段新,其实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最大限度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通俗的说法就是“能说会道、能读会写”,这当然应该涵盖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学素养、现代化素养、道德修养、人格力量。因此,评价的对象虽然不多,但反映的内容却不少。下面对高中语文科目模块评价和学分认定的操作作扼要的说明。第一部分:高中语文科目模块评价一、结果性评价模块考试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每个模块学习之后,由年级备课组集体研究后,备课组指定教师命题,进行模块检测,这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