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经历了人民助学金阶段、人民助学金与奖学金阶段、人民奖学金与贷学金阶段和“奖、贷、勤、补、免”阶段。现阶段高校形成的五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专业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但不管在哪种资助体系下,贫困生资格认定是贫困生获得有效资助的前提条件,也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核心内容。如何科学的认定贫困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贫困生;问题:对策和建议【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1学生提供的贫困认定材料真实性缺乏有效验证学生提供的贫困认定材料中家庭贫困证明是通过学生前往其生源地民政部门办理,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和在校消费调查表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学校不可能、也无足够的精力去调查每个申请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因而学校并不能仅仅通过生源地贫困证明材料来确定学生的贫困身份;其次,学生在校消费调查虽然可以通过学生“一卡通”消费情况侧面反映,但并不能用“一卡通”消费作为检验学生在校消费的唯一指标。因而,学校所要求学生提供的贫困认定材料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12贫困生认定程序并不十分完善
f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评议小组和班级民主评议推荐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程序。其中评议小组基本是由学生组成,评议结果又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因而无法确保每一位评议小组成员都能排除主观因素做到绝对的公平和公正。另外,在评议小组推荐出名单后,需要经过班级民主评议。这个时候,往往是哪位学生能表达出更困难或者能表达出自己生活的艰难就会更容易博取其他同学的同情,在投票产生名单时也会赢取更多的支持。这个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赛贫困”的现象,也就是学生往往夸大其辞地介绍自己生活的困窘。同时,也有可能真正生活贫穷的学生由于“面子问题”或者自卑心理而不愿意在班级集体面前表现出来,这也给了那些实际并不贫困但能“装”出贫困的学生钻空的机会。因而,班级民主评议过程也并不能十分公正、公平的提供班级贫困学生名单。
13缺少有力的贫困生监督和追责等反馈机制贫困认定工作中,很多高校重视贫困生认定、助学金的评定,而往往会忽略了对贫困生的监督,导致很多学生获得贫困生资格拿到当年或目前学期的助学金后便购买奢侈用品如高档手机或品牌笔记本电脑,或邀请在资格认定过程中“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