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14心电信号分析方法22
3
f41时域分析2242频域分析2243自相关函数分析22
f心电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绪论
11背景介绍
心脏类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房扑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的发病具有突发性、高危险性的特点,不少患者在发病时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随身携带、长时间检测并实时分析病人心电信号的、具有报警功能的心电信号处理仪,以满足家庭保健的需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微功耗、高精度器件的出现为便携式低功耗心电信号处理仪的设计带来了方便,特别是低功耗、大容量Flash单片机和计算能力强的ARM、DSP处理器的出现,使得心电信号处理仪能够同时具有低功耗和实时分析的特性成为可能1。
随着电子技术及软件技术的发展,心电信号处理仪在体积、功耗、自动分析方也有了长足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记录器更趋于小型化,记录时间更长2448h,回放系统开始采用自动分析程序,能够准确计算心率、异位心搏和段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应用,开始出具有实时分析功能的多通道多功能磁介记录器,且回放系统使用了计算机,使分析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均显著提升。打印系统已普遍采用激光打印机,从而使分析报告和图形日趋完善。20世纪90年代后,运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容量固态数码记录等全新技使信号采集与数据分析质量方面得到极大改进,尤其是电子介质存储器的发展,已多采用闪光卡、电子硬盘,具有体积小、佩戴舒适、存储量大、心波形保真度高等特点。
近些年来,在心电信息处理方式方面由模拟式心电图机向智能化心电图机转变,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智能化心电图机是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可连续检测人体2472小时的心电变化。经过50年的发展,动态心电图仪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不可缺少的医用电子仪器,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发现并记录在通常短暂心电图检查是不易发现的、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图异常,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其具有以下特点
1、可随身携带,不受检测距离、体位变化及活动的影响。2、信息量远远大于常规心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