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土壤污染修复
第一章土壤及其基本性质1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具有不断地、
同时地为植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土壤环境:是指岩石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侵蚀和风化作用,以及地貌、
气候等诸多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生态环境。
3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
中,致使某种有害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4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重金属元素污水灌溉酸沉降固体废物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5土壤污染的特点
①隐蔽性和潜伏性②累积性和地域性③不可逆性和长期性④难治理性和后果严重性
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
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7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的自净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甚至消失的过程
8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至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
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单位环境中,土壤所能容纳的最大负荷量为土壤环境容量)
9土壤污染的量度指标
①土壤背景值;②植物中污染物质的含量;③生物指标
10土壤环境污染物分类:
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物;固体废弃物
按照污染物污染途径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综合污染型
第二章土壤重金属污染专题1.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五毒元素)
f2影响生物迁移的因素
a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总量和赋存形态b土壤环境状况c不同植物种类d伴随离子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形态多变2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大于金属无机态3价态不同毒性不同4金属羰基化合物常剧毒5迁移转化形式多样6重金属的物理化学行为多具有可逆性7产生毒性效应的浓度范围低8微生物不能降解重金属9生物对重金属摄取具有累积性10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具有积累性
4影响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因素:
①土壤Eh:当水田灌满水时,Eh下降,导致土壤环境中的S以S2形式存在,从而与水溶性Cd生成CdS沉淀,降低土壤溶液中水溶性镉的含量。当水稻田排水晒田(烤田)时Eh升高,非水溶性CdS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被氧化成单质硫,从而CdS的溶解度增加,可给态Cd2浓度增加。Eh升高会促使土壤可溶性Pb与高价Fe、M
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