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赏识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
内容提要儿童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内容提要它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一中载体,通过绘画,孩子们向我们敞开了他们神话般的童心世界。本文从改变传统的绘画评价方式,阐述了通过理解孩子的绘画作品,正确评价他们,来“赏识”孩子的绘画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
关键词赏识评价关键词关键词
引言
目前,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出现这样一些问题。第一,教师是“裁判员”,只重视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幼儿围绕教师设定的框架进行评价,缺乏自己真正的想法。第二,不愿“倾听”孩子的画,教师“读”不懂孩子的画,以成人的思想去评价具有童趣的幼儿作品。第三,重结果轻过程,教师评价只注重最终结果,忽视幼儿绘画能力的前后差异,对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习惯、浓厚的兴趣、稳定的注意力等视而不见,缺乏肯定。这些都反映了当前在绘画活动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改变陈旧的绘画活动评价策略,更新教学理念,才能调动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拨动孩子心灵中的琴弦,使之画出自己心中的画,形成健康美好的艺术审美心理。
我看到过这样的一篇文章:一个三岁的孩子伊迪丝,指着一装盒对妈妈说:“我认识这个字母,是O。”妈妈很惊讶:“谁告诉你的?”“是幼儿园老师。”妈妈表扬了这个孩子,但是随即就把这家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幼儿园败诉。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小女孩的想象力,因为她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鸡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而幼儿园教她认识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陪审团们被伊迪丝妈妈在法院开庭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伊迪丝的妈妈说,在一家公园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另一只完好无损,被放养在一片小水塘里。管理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剪去一边翅膀的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
f她说:“今天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幻想的翅膀:他们早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伊迪丝妈妈的话震聋发聩,这段辩护词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可见,保护孩子的想像力是多么重要,我们的教学评价就是要赏识每个孩子的想象力。他们想象力的神奇美妙与丰富多彩,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揣度孩子的作品。更不能草率地干涉孩子的想象、创造,要接纳他独特的表达方式并鼓励他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