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府全体部门会议讨论,9月各部门提出其再投资基金预算目标,10月各部门提出其预算限额的分解安排意见,决定并公布各部门的再投资基金安排,讨论逐个部门的预算草案,11月各部门确定其最终安排预算草案,12月财政部编制完成总体预算法案,2月中旬财政部将财政预算法案提交国会讨论。预算草案提交国会的同时向社会公布并征询公众意见,议员咨询期法定时间不少于7天,国会讨论投票预算法案时进行电视直播。经国会议员充分咨询讨论并三读通过后由总统批准签署发布实施。法案一经发布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追加预算,必须提出新的
1
f法案提交国会专门讨论批准。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还规定,各部门必须力求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确保年度实际节余控制在预算总额的5以内,不得超支,否则将受到相应的约束性预算惩罚。3.权责统一的部门“一本账”式预算体系。新加坡政府由15个部(委)总部、个局和66个法定机构三部分组成。21其中,(委)部总部为政策制定者和提供者,局和法定机构则是贯彻政府政策的执行者。预算编制按照由上而下的组织体系进行,财政部按15个部(委)切块安排支出预算控制总额,各部委根据其所辖各局、法定机构的支出需求,在控制总额内进行合理的分配安排。各部委、局、法定机构的预算草案必须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一本账”预算总额,其中资本项目支出还要分项单独列示,所有预算支出项目不得留有缺口。同时预算草案中还应列出部门年度将达到的工作目标及其与上年目标的比较,以供年终考核执行情况时对照使用。4.预算硬约束与部门执行自主性的有机结合。自2000年起,新加坡开始实行预算限额控制管理办法。由财政部设定各部委5年(与政府的法定任期一致)的预算支出限额。预算限额与跨越前后6年的平滑GDP增长率挂钩,以减少经济波动的影响,使预算在丰收年和歉收年之间大致均衡。平滑GDP增长率的计算由中央银行和贸易工业部负责,财政部只作为中立的观察者身份参加。财政部根据平滑后的GDP增长情况和各部委预算比重计算出各部委的5年预算限额,经过双方讨论后“切块”下达至各部委。各部委的5年支出限制总额一经下达便不得突破,但在各年度的预算分配安排时可以提前也可以推迟使用。如当年实际超支额在10以内,可以借用下年度的预算经费,但必须在未来3年内从总额中扣除偿还,并支付32的利息;部门也可以将预算指标推迟至下一年度使用,但最多只能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