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扩散。二是不注意调整大棚温湿度,只注重农药万能。三是不对症下药,打药不合理,未防住病害,却导致药害。植物发病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病源。二是植物长势差。三是环境条件适宜病虫生长。最适宜植物发病的温度为1525度。因此,菜农在大棚蔬菜病虫管理上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清除病源,将病株、病叶、病果挖坑填埋。二是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能力,多施磷钾肥,提高自身免疫力。三是改善环境条件,调整好大棚温度和湿度。以黄瓜为例,黄瓜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菌核病、灰霉病、疫病等都可通过调控温度和湿度进行防病。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浇水,放风排湿,避免大棚内长时间出现高温高湿条件,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对黄瓜霜霉病可选择晴天中午将大棚闷棚,大棚内黄瓜生长点上的温度上升到45度,持续2小时,然后放风降温。在黄瓜生育期反复进行几次可起到较好效果。如果大棚蔬菜已经得病,须采取化学防治,应注意八个方面:一是科学选药,对症下药,合理搭配,选高效、低毒、安全、无污染的农药。二是交替用药,以免植物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三是切勿重复用药,以免产生药害。
f四是灭虫时选用生物农药或激素农药。五是为提高配药和喷药质量,可在非碱性农药中加天达2116或天达有机硅,提高药效。六是喷药要及时、适时,真正做到防重于治。七是消灭病虫要彻底,可进行高温闷棚。八是严禁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
六、采取高温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机率。目前,菜农在大棚温度管理上都存在误区,实行低温管理,每当天晴,棚内温度比大气温度略高,立即敞篷降温,害怕植物受损。其实不然,高温管理比低温管理要好,大田就是例子,每到七、八月份,大田生产上经常存在3537度高温,植物照样长势很好。实行高温管理病害少,长势壮,产量高,效益好,特别是解决了蔬菜病害问题。当棚内温度超过30度,植物病害少,超过32度,植物基本不发病。业州镇早春栽培大棚蔬菜所种的两个主要品种蕃茄和黄瓜,蕃茄可以将大棚温度稳到3032度,不能超过34度,黄瓜可以稳到3334度,不能超过35度。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