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模两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02005mm,表面粗糙度Ra02um,模具质量、寿命明显提高了,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1030万次,淬火钢模达50100万次,交货期较以前缩短,但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如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广播公司模具厂等厂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电视机外壳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了CMOLD气辅软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不到10与国外的5080相比,差距较大。
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II、美国ParametricTech
ology公司的ProE
gi
eer、美国CV公司的CADS5、英国Delta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
、美国ACTech公司的CMold及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PA塑模分析软件等等。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虽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CADCAM的集成,并能支持CAE技术对成型过程,如充模和冷却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自主开发的塑料模CADCAM系统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有北航华正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CAXA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注塑模HSC50系统及CAE软件等,这些软件具有适应国内模具的具体情况、能在微机上应用且价格较低等特点,为进一步普及模具CADCAM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f近年来,国内己较广泛地采用一些新的塑料模具钢,如P20、3Cr2Mo、PMS、
SMI、SMII等,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但总体使用
量仍较少。塑料模标准模架、标准推杆和弹簧等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并且出
现了一些国产的商品化的热流道系统元件。但目前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和商品化
程度一般在30以下,和国外先进工业国家已达到7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技术比较见表1
表1国内外塑料模具技术比较表
项目
国外
国内
注塑模型腔精度
0005001mm
002005mm
型腔表面粗糙度
Ra001005um
Ra020um
非淬火钢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