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数学物理方法
课程类别项目主持人课程建设主要成员校级优秀□省级优质√省级精品□国家精品□
李高翔陈义成、王恩科、吴少平、刘峰
数学物理方法是理科院校物理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所涉内容,不仅为其后续课程所必需,而且也为理论和实际研究工作广为应用。因此,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及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专业师生公认的一门“难教、难学、难懂”的课程,为了将其变为一门“易教、易学、易懂”的课程,我们对该课程的课程体系、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一、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组合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课程师资队伍为老、中、青三结合,其中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均具有高级职称。课程原责任教师汪德新教授以身作则,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经常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老教师的课堂教学、参与数学物理方法教材编写的讨论;青年教师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现在该课程已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同时,系领导对该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比较重视,有意识地安排青年教师讲授相关的后续课程,例如,本课程现责任教师李高翔教授为物理系本科生和函授生多次主讲过《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课程,使得他们熟知本门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连带关系,因此在教学中能合理取舍、突出重点,并能将枯燥的数学结果转化为具体的物理结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活跃在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近5年来,他们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8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并将科研成果注入教学中。此外,本课程大多数教师有多次出国合作研究的经历,并且在学校教务处和外事处的支持下,吴少平副教授参加了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赴英“双语教学研修项目”,为本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教学内容数学物理方法是联系高等数学和物理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本课程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把各种物理问题翻译成数学的定解问题,并掌握求解定解问题的多种方法。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复变函数论、数学物理方程两部分。与国内流行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