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开拓、采矿方法设计同时考虑通风系统设计,所有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力求系统简单(网路不复杂、少角联、通风设施少……);
2
f3、满足设计开采地段内各部分生产的通风需要,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60,且经营费较少;
4、尽量避免采掘作业面串联通风。如必须串联时,须采取降尘措施,保证入风粉尘浓度小于05mgm3;
5、矿井必须有稳定的进风道与回风道,采掘作业面的主要进风道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
6、通风线路最短,开采区间风压稳定,漏风的可能性较小;7、有自然发火危害的矿井,须用抽出式通风,只有靠近地表几个中段可用压入式通风,并应首先考虑分区通风的可能性;8、矿井通风系统一般应尽可能采用对角式布置;9、禁止用箕斗井进风和尽量避免用箕斗罐笼混合井进风,对于改扩建矿山如必须用混合井进风时,需采取密闭及有效的净化风源措施;10、尽量避免矿井主进风流及各中段进风流直接流经井下主溜井的上下口,凡溜井上下面均需考虑降尘措施;11、考虑采矿方法结构时,同时确定该方法的最好通风方案及其与全矿通风系统之衔接;12、由于采矿方法固有的特点,不能用全矿总风压造成贯穿风流通风的采矿方法,需设计局部通风系统,并注意合理解决其与全矿通风系统之关系;13、当有电扒巷道及隔筛巷道时,风流方向应与电扒扒矿方向相反,应使电扒司机位置处于新鲜风流之中,流经电扒及电扒及隔筛巷道后的含尘风流,一般不允许再流入有人工作的凿岩天井、回采工作面及凿岩平巷,否则应采取净化措施;14、充分利用自然风压,以减少能量消耗;15、箕斗装载硐室、地下破碎硐室及主溜井等处,应有通风及降尘措施,其污风要引入回风道,否则,必须采取净化措施,达到含尘量不超过05mgm3,方能送入其他工作面;16、井下火药库及充电硐室,应有新鲜风流并有单独回风道引入总回风道,井下所有机电硐室,都必须供给新鲜风流。
3
f22矿井地质情况概述
矿井通风设计的已知条件:矿体走向长430m,矿体最大厚度32m,平均厚28m;平硐、竖井开拓,对角式通风系统,扇风机在地面抽出式工作;采矿方法为有底柱的分段崩落法,分段高15m,阶段高45m;电耙道垂直走向布置,由分段平巷进风,电耙道水平专用集中回风道回风。通风系统如图3。矿井设计年产量70万t,电耙道日出矿量300td,二次破碎最大火药量3kg,通风时间5mi
。掘进工作面按排尘风速计算风量。设计开采深度500m,最困难时期各作业面的位置和数量如表5,各类巷道规格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