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四
A.染色体数量变异不属于突变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B.三倍体的植物体不育,只能组织培养得到C.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答案:C解析: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三倍体植株可以由四倍体植株和二倍体植株杂交获得的受精卵发育而成,B错误;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缺失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基因突变则不能,D错误。2.2018河南中原名校月考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及应用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一定能获得高产菌株B.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广泛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种子通常都是纯合子答案:B解析: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诱变育种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因此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不一定能获得高产菌株,A错误。用营养器官繁殖属于无性繁殖,无性繁殖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B正确。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不能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C错误。广泛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种子通常都是杂合子,D错误。3.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合子,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若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碱的植株,最佳的方案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目的植株B.将乙种植物的耐盐碱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卵细胞中,然后进行离体培养C.使两种植物有性杂交获得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目的植株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直接培育成幼苗答案:A解析:本题中的C选项最具干扰性。甲、乙两种植物属于两个物种,这是要挖掘出来的隐含条件,它是排除C选项的突破口。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而B选项中将“卵细胞”离体培养,只能获得单倍体植株。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两种植物很难通过有性杂交获得F1,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由“花粉融合”后直接培育成的幼苗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后代不可育。
1
f4.下列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B.诱变育种可大幅度地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