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听课和评课一、听课听课前要明确听谁的课?为什么听?想解决什么问题?㈠要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非智力因素等有一定恰当的评价。㈡要注意环节,还有注意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关系。㈢要注意教学的真实性,真实的成分有多少。㈣要记自己的随想,边听边记(随想是一种感悟、灵感,在一定时间独有的认识,是工作成熟的重要标志)。二、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㈠一堂好课的标准⒈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进一步发展,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的东西。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如果课堂一切都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⒉一堂好课一个是有效率的课。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
f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容量很大。⒊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富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富的课。⒋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也就是平实的课。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因此,告诫教师们:“不管是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