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动机分析及防范对策
作者:贺玉婵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8期
摘要: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动因会对其财务报告进行粉饰,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影响证券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对投资者的利益也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后,立足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认为可以通过改革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健全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制度、建立民事赔偿机制等方式防范和遏制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告的现象。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对策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一些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都会对财务报告进行或多或少的粉饰。有目的、有意图地向资本市场传递虚假的会计报表信息。对于财务报告的粉饰行为,相关部门制定了很多有关规定,并不断修改。尽管我们一直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财务报告粉饰行为仍层出不穷。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分析1获得上市资格条件根据我国《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上市的公司在财务上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发行股票前必须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上市资格条件,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必然通过各种各样舞弊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以确保公司连续三年盈利,使之符合上市公司所需条件,还有许多公司通过借壳上市、资产重组等方式,将一些不良资产剥离出去,以使公司的资产状况和盈利能力看起来很可观。2避免被特别处理或退市上市公司在达到目的后,并不意味着不用受到之后的监管,我国《公司法》和《股票上市规则》中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所规定。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出现特别处理或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情况时,不仅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且还可能因此受到社会的相当关注而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所以,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他们将会尽量采取各种盈余管理,甚至是舞弊的手段,来使公司扭亏为盈,或隐瞒亏损的事实1。3管理层为获取更多的报酬西方国家上市公司一般是通过契约规定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且将报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中国,从已公开的情况看,大致可分为三类:由董事会自主决定,并与业绩挂钩;根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制定;由控股公司给高级管理人员发工资。综合而言,不论薪酬由谁发放,基本上都与其业绩、国有资产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