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
种独特的领悟。
7期待视野P324在文学阅读之先河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
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
定心理图示,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f8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作者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货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
9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心理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遇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1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作者读者作品P3
21文学理论基本特点以及理论家P83实践性:面对创作对象创作一评论一创作有规
律性的理论当代性:面对现实,反映现实,解析现实
发展性体系性:系
统性,逻辑严密,联系性2现代人本主义一一叔本华;
唯意志主义文论一一尼采;
科学主义文论一一孔德;“新自然主义”美学文论一一托马斯
3文学意识形态的重要性P5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每个作者都有阶级性,代表
阶级,阶层的利益每个作者的都有立场,观点,利益
1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对于文学的
情形归根到底要有经济基础来说明;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
的和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经济
基础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作用
4
审美意识形态的发展
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代表性观点以及举例
P48
1
5世纪时,宋文帝建立“四学”与
“儒学”
“玄学”“史学”有所区分,由此,
文学的审美含义算是从包罗广泛的文化大家庭中分离出来,获得独立发展
2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出“诗赋欲丽”“文艺气为主”鲁迅解释:
曹丕的一个时代自觉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或如近代说是为艺术而艺术。实际上曹丕的
“诗赋欲丽”是把诗赋的语言形式美提到了首位“文以气为主”则强调作家的
创作个性的重要性
3
陆机诗缘情而绮靡,钟嵘“滋味说”
刘勰
萧统萧泽沈约等的共同努力,文学的
审美属性终于获得普遍的和明确的认可
4从此以后,从审美的角度看文学,文学即审美,便成为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占据重要地
位的一个词,有传统
5
文学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