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苗的18110,相对而言质量也较低。本次改革实现强免范围的“两进两出”,进行“先打后补”试点,加强行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进而提升高品质疫苗的渗透率。
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企业间兼并重组加速。全国疫苗企业总生产力达到4000亿羽(头)份以上,实际的市场需求约2000亿羽(头)份,行业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疫苗产品同质化严重,低品质疫苗的产能过剩,行业内许多企业经营状态处于微盈,甚至是亏损的状况。
行业正处在市场化的潮流中,部分动物疫苗企业依赖于政府苗的招标采购,对于品种研发和工艺优化重视程度不足,疫苗产品已不
28
f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在强免调整后,缺乏优势品种研发能力的疫苗企业经营环境继续恶化,是当前行业企业效益不佳的主因。
受此影响,行业企业数量锐减,从108家降至77家,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也在加速。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优化行业格局,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有望凭借其资金和研发优势,在一些主要的疫苗品种上,将形成稳定竞争的格局。
未来市场份额将向行业龙头集中,具备研发能力和产品优势的企业优势地位在竞争中更加占优。主要原因在于:
1)规模养殖户对高品质的疫苗天然存在强需求,推动行业产品工艺持续升级,行业市场化改革后,低品质疫苗厂商在竞争中逐步淘汰;
2)强制免疫范围调整和“先打后补”改革,预计加快市场苗的渗透。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调出招采范围后,在短期对生产企业造成冲击,后续看这部分疫苗由政府苗转化为市场苗,相关生产企业实现轻装上任。
3、国内疫苗技术及疫苗品种分析
国内疫苗技术和工艺持续得到升级,猪圆环等细分品种出现进口替代趋势。动物疫苗的质量,是影响养殖户选择疫苗生产企业的重
29
f要指标。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接地气的服务团队以及产品的高性价比,但在疫苗质量指标上,包括浓度、纯度以及不同批次间的稳定性等,和国外动保巨头间存在距离。
近年国内企业在疫苗技术和产品工艺上的突破,缩小了和国外的差距,在圆环苗等细分品种上,国内产品性能已能够与国外巨头相抗衡。国外巨头的市场份额被国企优秀企业抢占,出现了进口替代趋势。
在猪圆环疫苗这个品种上,青岛易邦、生物股份、武汉中博和普莱柯先后推出猪圆环基因工程疫苗,它对标的产品即为勃林格的基因工程苗。勃林格最早推出基因工程苗,产品一经上市,便畅销海内外,占据圆环疫苗市场的主要份额。随着技术工艺差距缩小,另外,推荐格局较优的疫苗品种,如口蹄疫疫苗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