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岗中心校大课间活动总结
开展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研究,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先后几次在班子会上领会文件精神,组建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和检查小组,同三位体育教师共同讨论实施方案。开学初,在全校教工大会上,教导主任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文件,具体部署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全校15个班的活动场地的划分。对全体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并明确分工:1、6年级每班分配3名教师,2-5年级每班分配2名教师。配备的教师负责大课间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指导学生有效的活动,同时锻炼自己的身体;三位体育教师一名放音乐,一名在教学楼内督促学生下楼参加锻炼,一名在操场巡视、指导;校领导负责检查并参活动。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效果显著,富有特色,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充分体现这一目标精神。我们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项目”工程以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
1
f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回顾与发展。
1、改变课间操的单一形式,全面实行学校自编操的活动形式,过去的课间操全校学生统一做规定的一套广播操,统一的进退场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其内容单一,形式呆板,长期不变,学生容易厌倦,导致学生做操质量不高,带有敷衍了事的倾向,不仅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课间操的锻炼效益,使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目标,以校为本,结合学校特色,全校做统一的一套自编操。2、我校为贯彻素质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