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古人说得很好。一个小学生如果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营造愉悦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愉悦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是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第一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切、可信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胜不骄、败不馁,从容的对待失败,树立必胜的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从心底里产生我要学数学的念头,学生有了我学数学我作主的念头,自学的兴趣就由然而生。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92页“分数的初步认识”例1时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教材提供了学生感兴趣的分月饼情境,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动脑、动口是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主要方法。老师说:“有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小朋友分得1个。老师又说:“如果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老师适时地组织学生观察教材中分月饼的情境,由于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学生很快就发现两个小朋友正在分一个月饼,一人一半。有的学生还大声说出这个月饼的一半是它的二分之一;有的还说我会写出二分之一,写作:,先写一条短横线,横线下写2,横线上写1。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老师马上表扬他们会看书、会思考、会发现。同时,老师指出中,2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是分数的分母。1是表示其中的1份,是分数的分子。这时有些鬼马的学生悄悄地说昨天预习时我从妈妈口中已知道了。为学生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有自信,自学兴趣得到发展。
1
12
12
f二、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