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句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归纳
通常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可以分为三个系列:“……者……也”系列、“乃、为”系列和无标志系列。
1.“……者……也”系列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例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
2.“乃、为”系列
文言文判断句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有时在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构成另一个系列。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即今之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无标志系列
文言文中,有些判断句是没有任何标志的。如:
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二、被动句
分为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大类。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常见表被动的词语有“于”“见”“见……于……”“为”“被”“为所”“为……所……”
f等。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这类句子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例如: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②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③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三、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又称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几种。1.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四种情况:1否定句中用代词做宾语时,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例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2疑问句中用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焉等做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充当介词的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①沛公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