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刮痧手法与顺序
刮痧操作之顺序依身体状况而定,先刮后颈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末刮四
肢,此为一般的原则。基本刮痧方向,依经络循行「阴升阳降」
之原则,至于刮痧手法,分别叙述于各部位刮痧内。
(一)后颈与背部之刮痧:其实际操作分述如下:
1刮背颈椎:自颈椎刮起,经胸椎第一椎至尾骨,分两段刮完。2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后右。3刮膀胱经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脉左、右各一寸五分处。4以膀胱经为中心,由里向外斜刮,从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约刮五至七条斜线,间距以肋骨为准。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二)前胸部刮痧:
1先刮任脉:自天突穴(胸骨体最上端)刮至小腹,由上而下可分三段,第一段为胸骨体,第二段为心窝至肚脐,第三段为肚脐至曲骨,一段一段地刮,切勿一次刮到底,惟肚脐处可轻刮。2以任脉为中心,上自天突穴起,向左、向右两侧做斜线之刮痧,约三至五条,其中乳房不刮。
三)四肢的刮痧:上肢与下肢,内侧与外侧各有不同。1上肢外侧:由指尖向肘及肩膀方向进行。2上肢内侧:由肩向叉与指尖方向刮。3下肢外侧及后侧:由大腿向膝,向脚刮。4下肢内侧:由内踝尖向膝,向上刮。
(四)刮痧板重直于皮肤成九十度角,自上下左右刮拭永保同一角度。
f(五)刮痧力道应做单方向用力,刮板回程不刮。
(六)刮拭力量要均匀,不可过速、过重、过快,以免患者畏惧不安与疼痛,影响刮痧之效果。
(七)刮痧拔罐整体的操作程序如下图:
1视病体刮痧相应经络、穴道与部位。2视出痧情况及病理,选择一至三处,以皮肤针轻叩皮肤。3在皮肤针轻叩处,即速拔罐。4拔罐约三至五分钟后起罐。5起罐后,以艾条温灸患处三至五分钟。
刮痧拔罐使用之器材
(一)刮痧使用之器材1刮痧板2润滑剂主要功能为润滑之用。依据古籍记载,最早仅用「水」为润滑剂,后来加上「油」,
以及各式油类,如麻油等。民间亦有于油料中加红花、川芎等通经活血的药物,
以促进气血顺畅,如中华民国科学气功学会研制的「刮痧油」、「刮痧膏」,即是
油料中加入川芎、独活等十二种中药,有促进气血活络的功能。但基本上来说,
不论加入何种药的「刮痧油」、「刮痧膏」,
均为辅助之用,不是绝对的必需,
最主要的功能是润滑作用。因此,像白花油、万金油、驱风油、旁氏面霜、
润肤液等都是很好的「刮痧润滑剂」。
刮痧之注意事项,兹分别叙述如下:
f(一)不宜实旅刮痧者(初学者禁忌,医者不限)
1疔疮、青春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