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民企在非洲
上个世纪90年代的非洲,技术含量低、投资少见效快的机会,吸引了很多中国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商户蜂拥而至。
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去”,进入东南亚、非洲、南美洲这些地区寻找商机。去年底,应加纳、科特迪瓦共和国总统办公室邀请,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副主席、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非洲投资俱乐部执行主席周德文率领中国民间资本考察团赴非考察,帮助国内民间资本在非洲寻找商机。来自安徽、江苏、浙江、四川、重庆、河北、北京等地近40位企业家组成的考察团,在非洲受到高规格接待。此次非洲之行,在国内企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更多的企业家提出也要去非洲看一看。在众多企业家的强烈要求下,中国民间资本考察团在今年三月中旬再次赴非考察,而此次考察时间距离上次仅仅三个月。“抱团”出海“个体通过抱团,联合整体的力量,是民企在非洲投资的必然趋势。因为非洲现在百废待兴,只要你有胆量去做,就能够赚钱,而且面临的常常还是像码头、机场这样的大项
f目。这时如果你只是一家企业,那可能只有望洋兴叹,所以最好联合其他企业的优势进行抱团,这样才能较好地承接项目。”两次率团考察非洲的周德文如此认为。据周德文透露,第二次去非洲考察的民间资本主要以基础设施为主,涉及贸易、农业、房建等方面,并成功签订了科特迪瓦码头、港口、仓储等投资项目,以及建设10万套总统安置房的合作协议。在提到非洲投资俱乐部这一民间组织的作用时,周德文说,“非洲有其特殊性,相对来讲,这些国家强权人物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即使你拿到了项目,也要与政府、部门的领导,如洲长、部长、总理、酋长等打交道,这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做到的。所以,要通过我们与他们建立沟通与合作,承接这些项目;然后再由我们牵线,给相应的中国企业去做。”他拿非洲俱乐部在尼日利亚正在组建的公司举例说,在那里,他们聘请了非洲现在执政党——人民民主党的公共关系部副部长,作为非洲投资俱乐部驻尼日利亚首席代表。这样一来,如果中国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由首席代表出面;其另一身份便于在该国内部协调,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早期赴非机遇广目前,国内企业对于非洲大陆的认知依然不足够,要么
f以其为“淘金圣地”,充满幻想,要么认为其荒蛮贫穷,不值一提。与人们早些年的非洲印象不同,21世纪的非洲,内战、冲突等已基本结束。除了个别地区反复动荡外,绝大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