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质保体系的有效运转,实现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设备进入现场检验1、进入现场的容器半成品、零部件必须具有下列出厂技术文件:装箱单;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查证书;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其中,材料质量证明书上至少应列出以下项目:炉(罐)号、批号,实测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包括,σb、σs、σ5、ψ、αk,对于奥氏体不锈钢可不提供αk值)及供货熔炼热处理状态;对于低温(≤20℃)设备用材料还应提供夏比“V”形缺口试样的冲击值;产品合格证明书上至少应包括:规格、尺寸、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修补记录、拆除卡具位置及排版图等项内容;现场设备的筒体或瓣片上的材料代号、组装(排板)编号、焊接人员代号等均应有醒目的标记、且
f应于排板图相一致。其他技术文件。2、各零部件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标准SH35241999的要求。3、容器半成品的坡口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坡口尺寸符合图样规定,表面应平滑;熔渣、氧化皮应清除干净;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施工中的过程控制压力容器过程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就是材料、焊接、无损检测。由于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较差,有时也可能几家制作单位同时施工,有时可能还有交叉作业,这就给我们的材料管理制造了较大的困难。材料责任师对现场材料的管理负责,管理材料的检验、发放和回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管理建立焊材二级库按标准规定的烘干温度对焊才进行烘干,焊才领取时采用保温桶,保证焊才恒温存放,保证焊材在使用时的性能。主附材检验完毕后进行标识,隔离存放,保证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实现可识别性和可追溯性。主材的材料标记移必须到位,特别是使用板材种类较多时。一旦材料发生错乱造成材料使用错误后将是非常严重和无法弥
f补的,对企业和业主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对于材质不明确的材料不能用于施工,对于材质有怀疑的,应申请材料复验(化学分析和力学性能)。2、焊接管理焊接工艺评定要求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接工艺必须按NB47014标准评定合格:受压元件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焊接工艺卡的编制要求所有形式的焊缝焊接前必须编制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卡的编制应依据焊接工艺评定要求进行;焊接工艺卡由焊接责任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焊接工艺卡的编制内容参考附录表格。焊工资格审查要求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受压元件焊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