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作者:李璇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9期
摘要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职计算机教学从内容到方法的多样性、复杂性。只有抛弃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才能摸索出符合高职实际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文章结合河北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实际探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分析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重点论述了教学改革中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践提出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具体措施。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实践作者简介李璇1973女天津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工学服务中心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类教学。河北邯郸056001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9009902大中专院校计算机系现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工程和管理三个专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适应高职教育要求教学手段和内容相对落后师资建设不足考试评估体系不适应新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计算机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本文结合河北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一些具体措施。一、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1充分体现高职特色建立“一个体系两种能力四个环节”的教学体系。一个体系即根据社会岗位群的要求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按学生不同层次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循环上升的教学体系。两种能力是指学生的学习扩展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避免学生能力的抽象性和不可测性建立学生能力综合测评机制尽可能量化体现学生能力。四个环节指为体现高职的“以实践为指导以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改变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同时又不忽视理论教学形成重点突出的“四环节”教学进程1校内理论教学环节。除了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重点穿插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技能练习在理论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2校内实训、实习环节。过去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为3∶1现在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院把两者间的比例调整为1∶1着重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不同阶段的实训如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电工原理、数字电路、UNIX、网络组网等学生全面检验所学理论知识在模拟现实的环节中逐步缩短与实践的距离。3校外实习、实训环节。为了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院与邯郸市政府信息中心、中国联通邯郸分公司、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