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育部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绿色评价”体系改变中小学教育指挥棒
《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12版
考高分就是好学生、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的时代,有望成为历史。6月18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希望切实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我国中小学教育进入绿色GDP时代。
新指挥棒:由单一评价变综合评价,改分数独大为全面发展
为了高分,中国学生不仅学习压力沉重,更是付出了高分低能、体质下滑、缺乏创新精神等惨重代价。什么是绿色评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引入了效益的概念:学习不能不计成本。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郑富芝说。如今,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是以高考为龙头,层层相连、环环相扣,在升学率指挥棒下,素质教育步履维艰。现在,我们要打造以学生发展为龙头的教育体系。郑富芝说,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翻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可以看到,珍爱生命、自尊自信、爱国情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师生关系、睡眠时间、学习状态……都纳入其中。即使是学业发展水平一项,也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关注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新型指挥棒,把分数独大的龙头,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绿色评价的变化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将评价建立在大量数据的科学分析基础上,改变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现状;二是注重考察学生进步和学校努力,不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三是注重促进学校质量内控机制,不再过于依赖外部评价。如今,在试行绿色评价的上海,成果正在凸显。据介绍,一些原先不引人注目的学校,学业质量比较好,学生负担比较轻;而一些热门学校则被发现潜在不足,如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不理想等,还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绿色指标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家长、社会对学校‘好差’的主观评价标准,又帮助每一所学校寻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