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形成的物质叫乳浊液(或乳状液)。分散质为液体小液滴。悬浊液、乳浊液中含有多种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它们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11、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的溶剂里,不能继续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温度下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影响溶解度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室温(20℃)时物质的溶解度在10克以上,我们一般
推荐学习K12资料
f推荐学习K12资料
称它为易溶物质;110克为可溶物质;0011克为微溶物质;小于001克为难溶物质。特殊:氢氧化钙(熟石灰)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12、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10013、溶液在稀释和浓缩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m浓×A浓(m浓m水)×A稀。(说明:m浓浓溶液的质量m水水的质量A浓浓溶液的质量分数A稀稀溶液的质量分数)。m质m液m剂m质m液×C(mρV)。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稀释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即:m质前m质后14、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固体)。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溶质的过程。析出晶体方法:1、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时用)2、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时用)15、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并不多。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这些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约占淡水总量的03左右。一个地区水循环十分活跃,水资源就比较丰富。全球大约有60的地区正面临着缺水的煎熬。我国江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16、水的净化方法: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活性炭常用作凝聚剂。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过滤法、沉淀法及蒸馏法。
科学第三册第二章提纲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范围之内,起保护作用,也带来各种天气。大气温度的变化在-84℃~2500℃之间。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组成可把大气层分为5层,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