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死罪,但他不争辩是非曲直,没有求赦免的想法。宣帝赞许鲁芝的品行,赦免而不杀他。不久起用他担任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被铲平,鲁芝升官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对点训练B根据下文,有“后主”一词,故可排除“主曰”前后断开的A项和C项。“召对”是皇帝召臣子对话的意思,故“召对”后要断开,排除D项。另外这段文字中“事因”“人才”“先后”都可能误导考生,须格外注意。【参考译文】徐锴是会稽人。四岁丧父,母亲教他的兄长徐铉学习,没有时间照顾徐锴。徐锴自己能读懂书籍。等到他稍微长大,文章与徐铉齐名。徐锴曾经夜间值班,后主召见他回答问题,谈论天下大事,以及用人,才能和德行哪个为先,后主说:“国家多难关头应当以才能为先。”徐锴说:“有人才能像韩信、彭越那样却没有德行,陛下敢把十万兵权交付给他们吗?”后主称好。当时国势一天天衰落,徐锴忧愁愤懑、郁郁不乐,生了病,对家人说:“我现在免于做俘虏了。”突破点二1.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选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的内容。其次,根据画波浪线句子中主语的变换初步断句,如“为政有能声”的主语是公亮,“悉窜他境”的主语是“盗”,“不闭”的主语是“户”,“亡橐中物”的主语是“使客”,“报”的主语是公亮。再次,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殆”前面要断开,虚词“耳”后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
f缩小范围,然后再结合选项做出判断即可。【参考译文】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为政有能干的名声,盗贼都流窜到外地,以至于夜不闭户。曾经有使者丢失了口袋中的东西,下公文追究盗贼,曾公亮上报:“我们境内没有窝藏盗贼,大概随从之人偷藏而已。”搜查使者的随从,果然如此。曾公亮明达详熟公文法令,任职时间长,熟悉懂得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2.B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
通读文章,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句中“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的标志,用于句末。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参考译文】我听了,开玩笑说:“您确实是村落里的人啊,知道村落里的真实状况,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就用您的话为这幅图写一篇记吧,来补偿我拖延了很久才写文章的债可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