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4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包括()与()。5预防包括()与()两个方面。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计10分)1阴阳2藏象3正气4疫气
f5六淫五、简答题(每题5分,计10分)1何谓五行的相生相克?其规律如何?
2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六、论述题(每题10分,计10分)何谓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述之。
f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C4B5B
6A7A8C9D10C
11B12D13B14A15C
二、多项选择题
1CDE
2AB
3ADE4CDE
5B
E
6ABC7ABCD8ACE9ABCDE10CE
三、填空
1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3主疏泄主藏血
4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5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四、名词解释
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1分)
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1分)。
2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1分)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1分)。
3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
能力
f及康复能力。4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5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五、简答题1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1分);相生的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1分)。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1分);相克的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相克(1分)。2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是: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袭人易阻滞气机,损伤脾阳(1分)。②湿性重浊。湿邪致病的症状有沉重、秽浊不清等特征(1分)。③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具有症状上黏腻不爽,病程上缠绵难愈的特征(1分)。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引起下肢及下焦部位病变(1分)。六、论述题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2分)。肝气的疏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血与津液的运行输布:气能行血,行津,肝气能调畅气机,故能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输布(2分);②促进脾胃的运化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肝通
f过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2分);③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以气血运行通畅为基础,肝气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