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
摘要:在扬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两个平行班中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并对两个班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差异比较依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威斯顿和格兰顿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其中包括:教师为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提问、论证等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伴教学、小组设计等方法。我们把扬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两个平行班分别选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大学物理课堂上对两个班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从而得出结论:在大学物理课堂上,应该利用“相互作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1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选定。扬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土建1301和1302是两个平行班。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选定前,分别对两个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来源(江苏省内或省外)、高考物理成绩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我们选定高考物理成绩稍差的土建1301作为实验班,将土建1302作为
f对照班。2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方法的差异。在大学物理课堂上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1实验班的教学方法。《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在教师引导下以讨论、交流为主,学时数应不少于总学时的10,争取做到不少于15。在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了10个学时用于讨论和交流。这10个学时包括6个学时的新课,4个学时的习题课。并将学生以4人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负责1个学时。为了能够在既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对学生讨论内容的选取上,一般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使内容分散在各个不同篇章,这样不仅可以使讨论和交流贯穿整个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而且有利于老师及时查漏补缺,对学生没有讨论清楚的知识点巩固加强,从而保证教学质量。(2)在选取内容时要注意难易适中。不管是新课还是习题课,都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因为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所以促进了学生之间友好、有效的合作学习。正因为在课前有了充分准备,所以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这时教师只要及时给予指点帮助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即可。22对照班的教学方法。对照班则以“教师中心的方法”
f进行教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