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度。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也产生深远影响。本材料常用于对行省制的考查。
【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一、11封国2①七国之乱②推恩令嫡长子列侯郡3中央集权2.1自主权财权2藩镇割据3.1①兵权禁军②文官通判③中央2唐末五代4.1①山西行中书省②府县宣慰司③经济中央2①中央集权②地方行政省制二、11决策行政2秘书2.尚书省三省3.1①决策②户兵工2①宰相相权君权②政治制度4.1①中书门下宰相②参知政事三司使军权2宰相5.1①中书省②行政宰相2皇位三、11汉代2孝廉3孝廉2.1魏晋南北朝2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制门第才能3.1①隋文帝分科考试②进士科2①封建选官官吏人才②任命官吏世家大族中央集权③历朝思考
f1.1特点: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的权力得到加强。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2影响:这一制度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2.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第二,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3.1察举制:举荐的标准,要看德行和才能。汉武帝时,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得以确定。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实行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不久就被世家大族左右,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3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备、更合理的考试选官的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制扩大了地主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但到明清时日益僵化,完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课堂活动区探究一1.1特点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乱政的教训,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