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家长对孩子学琴存在的认识误区
作者:夫由来源:《小演奏家》2014年第02期
误区一:练到高级别才请好老师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在学琴初期,只要随便找个老师就行了,等练到四五级以上,再去请专业性较强、水平较高的老师来辅导。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学琴相当不利。
一位从事钢琴教育几十年的钢琴教师十分遗憾地说,部分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就是被父母这样的想法给毁了。本来,孩子资质不错,但由于启蒙老师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较低,给孩子“培养”了一些相对固定甚至顽固的坏习惯,俗称“练歪了”,而有经验的钢琴教师都说,教这样的孩子比教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还难,因为要改正他们的这些坏习惯,老师和孩子要付出几倍于从前的努力和汗水。
误区二:孩子练琴越早越好
有不少家长认为,要让孩子有出息,就必须让孩子早点练琴,而且越早越好。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不满4岁时就开始为孩子找老师,要求孩子学琴,其实这也是不科学的。
钢琴教育资深人士大都对这种做法表示了否定,也曾有医学界人士对此做法的科学性予以质疑。根据研究表明,不满4岁或刚刚4岁的孩子,其骨骼尚未发育完全,骨质偏软,长时间弹奏对孩子的手指骨骼发育会带来过重的负担。其实,孩子在学前班开始学琴比较合适,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通过两三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对自身的行动有了一定的约束力,能坐得下来,而且孩子在学前班学琴,等到上一年级时也不会因功课的突然增多而感到措手不及。
误区三:学琴就是为了考级
钢琴考级是对钢琴弹奏水平的一种检测手段,而非弹琴的最终目的,有一些家长却视考级为奋斗目标,深陷于为考级而考级的怪圈不能自拔,不仅消磨了孩子学琴的兴趣,更阻碍了孩子琴艺的正常进步和发展。
现在有的钢琴老师自己仅仅会弹十几二十只曲子便开始招生,教学时也只着重对孩子考级曲目的辅导,更有甚者一年只教学生弹四五支曲。虽然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能过级,但基础不扎实,实际能力与考过的级别远远脱节,十分不利于学生琴艺水平的正常提高。
误区四:跳级越快的孩子越优秀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钢琴教学应从入门起步,规范化循序渐进。部分家长只将考级作为孩子弹奏水平的唯一标准,盲目鼓动孩子报考与实际能力不相符的级别,甚至跳级。打个比方:盲目考级有如让一个孩子仅上了一年学后,就直接教会他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考试题,这样考过之后又赶快接着背五年级的考题,之后再啃初中的考题,以便让孩子能上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