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缺席的美育
作者:肖华华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中国大学教育基本上没有艺术课程,大学生们对传统艺术以及当代艺术也是非常的陌生,对艺术史、文化史知识也是十分的缺乏。这就导致了中国美育的严重滑坡与落后,民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也非常低,对民族历史及文化艺术的审美享受也非常少。想要建设人的精神家园,大学美育改革势在必行。关键词:大学美育人文课程改革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实行免费向公众开放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城市中的普通民众自然是感觉到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似乎国家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教育与普及。今日美术馆宣传部主管肖宝珍曾说“三馆”免费开放总体来说是件好事,这意味这此改变将是中国公众美育进步的开始,也是实现“文化民主”的力推器。可我个人认为,“三馆”免费开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民众严重缺乏美育的现象,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中,特别是大学教育中美育几乎等于零。中国的应试教育传统,让中小学生把学习的重点都放在教科书上,特别是以高考为导向的语、数、外、物理、化学等学科上。青少年们很早就开始进入解题训练、考试训练,使得青少年学习艺术及享受文化艺术生活的欲望大大降低。目前,只有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人,才会让自己的孩子从小接触艺术。所以,在“三馆”免费开放前,青少年也很少会去“三馆”参观学习。而中青年民众大部分忙于工作,除了专业人士或艺术院校的学生,也是很少光临“三馆”的。再加上大部分公共展馆布览水平不高,内容陈旧,形式缺乏吸引力等,使得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处于冷落状态。我自己是有亲身经历的,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家乡衡阳市博物馆看了看,装修、布展条件还算可以,但是特别的冷清,没有几个人在里面参观。一个城市几千年的历史文物竟然如此被冷落,实在令人惋惜。所以,我想全国除了北京、上海、深圳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会好一些,广大中西部地区就算“三馆”免费开放了也未必能吸引民众前去参观。“还有传统艺术教育的断层和对当代艺术理解的隔阂,造成了公众对艺术欣赏的尴尬境地。尤其是中国民众对当代艺术的欣赏缺乏正确引导,艺术市场的起伏,导致大众对当代艺术的误读。”1大部分民众看不懂当代艺术作品,甚至连一些当代艺术藏家,都仅仅是把当代艺术品当做投资的商品。造成美育教育如此落后的境地,首先应该是反思我们的教育。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代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