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低年级审题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俊俊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8年第11期
摘要:读题是解题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不会读题,读不懂题折射出学生读题能力的缺失。实践显示,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数学读题和审题能力。本文以苏教版“解决问题”为具体案例,尝试以读题为教学切入点,在小学低年级审题能力培养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解决问题低年级审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理解力,注意力,观察力有限,不会读题,读不懂题的问题日益突出。学会读题是审题的前提,也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明白问题间的关联。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是今后学习必备的关键能力。基于此,小学低年级读题习惯的培养和读题方法的正确指导值得我们重视和加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强化练习,培养读题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必须从低年级开始。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认知能力有限,造成他们读题时常常需要老师或家长的帮忙。教师可进行范读或领读,必要时将拼音标注在生字上,要求学生将题目读通,读顺,做到流畅,如若有图,还要提醒学生留心图片信息,做到图文结合。在读题时,要逐渐学会提取关键词,重要数值,梳理有用信息,理清求解问题。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问题意识还很淡薄,就算在读的过程中,老师给了疑问,他们也未必能带着问题去读题,去探求答案。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不断的对他们进行“一读,二想”的方法渗透,慢慢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由扶到放,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
仔细观察,提升阅图能力
低年级“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都是以图文形式呈现,所以,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图文并茂的题目,要让学生先看图,再读文。在图中,有的出现问题及大括号,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收集有用信息,当学生观察完图后,就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清楚图意。如果能说清楚,就代表他理解了,反之,亦然。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63页第5题,出示情境图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意接着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藏在里面的数学信息是什么?再找一找问题要求是什么?最后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用语,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