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移动通信业市场竞争及企业行为博弈分析摘要:随着移动通信业务在整个电信业务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移动通信业的发展状况倍受世人关注。中国电信业通过体制改革,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运用博弈论的相关基本原理,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双寡头垄断结构及企业降价和开发新产品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关键词: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双寡头;博弈1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分析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由邮电部独家垄断中国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之后,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从中国电信中分离并在香港成功上市,经历了改革与重组、拆分与合并的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双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在市场中通过价格、业务、品牌、技术、广告展开全面竞争。由此可见,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有差别和独立行动的双寡头垄断市场。从市场格局来看,根据两家公司的会计报表业绩显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占有全部移动市场份额,其中中国移动处于优势地位。2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寡头市场中企业行为的本质特性在于其行为的相互依存性。由于市场中企业的数目有限,每个企业在决定自身产量和价格的同时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竞争对手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对竞争对手的反映采取行动。企业的利润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决策,也取决于对手的决策。21进入阶段的市场博弈从中国电信分离出来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现行进入者,无论在网络覆盖和通话质量上都有明显优势,并能借此获得垄断利润。在利益的驱动下,原有的垄断企业对潜在的进入者都有进行威胁和制造障碍。假设原有企业的垄断利润为10,潜在进入者成本为4,那么当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时,若原有企业采取容忍的策略,则利润将为5,进入者的利润减去成本得到净利润1;若原有企业为维护其垄断地位采取抵抗策略,则利润将为2,进入者的利润减去成本得到净利润-2。当潜在进入者不进入市场但进行降价威胁时,若原有企业采取容忍的策略认为降价是不可置信的,则仍能取得垄断利润10;若原有企业相信这一威胁采取抵抗的策略,则只能取得利润4。可见无论潜在进入者是否进入,对于原有企业而言,容忍都是其占优决策。用划线法可以得出,唯一的纳什均衡出现在矩阵的左上角,即潜在企业进入,原有企业容忍。政府允许联通以低于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