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的;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七、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流程:(一)医务科作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档案。(二)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三)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督促项目负责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四)新技术、新项目时限周期为1年,起始时间从医院批准或上级卫生部门批准之日起计算。周期满后项目负责人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作出总结,医务科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奖。评审后不再纳入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列为常规技术管理,科室可继续开展应用。八、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一)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开展此技术的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二)对准入开展的技术必须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医疗、护理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预案。(三)临床科室务必严格遵守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及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
第9页共12页
f病施治,合理治疗。九、保障患者安全的风险处置预案(一)立即消除致害因素技术损害因素一旦发生,首先发现者应当立即设法终止致害因素;当致害因素的识别和判定有困难时,应当立即通知上级医护人员指导处理,不可迟疑拖延。(二)组织会诊协同抢救损害较轻、不致造成严重后果者,当事科室要酌情组织科内会诊,妥善处理(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主持);对于情节严重的技术损害,应当根据需要邀请院内外专家会诊,共同抢救(科主任主持),要及时把握“最佳时机”进行救治,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扩大,把医疗损失弥补到最低限度。十、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批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由当事人及其科室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第10页共12页
f篇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努力降低病人医疗风险,对我院首次实施的新技术、新项目,尤其是医疗风险大或对社会伦理道德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按规定审批。一、新技术、新业务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