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Ⅰ
掌握文言虚词的三大知识点
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这里的“相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范畴,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会有虚词的义项,也会有实词的义项,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它在特定语境中也会作实词的。一、《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牢牢掌握1.分别解释下面两则故事中的“而”“其”的用法。1丞相萧何病,帝临视,因问曰:“如有不可讳,谁可代君者?”何曰:“曹参可。”帝惊而闻雷霆,遽问曰:“闻汝二人素不相能,尝相戟指而责、顿足而詈。有隙而欲荐之,不违君之意乎?”何对曰:“不违也。平心论之,参实乃人杰也。其为人也宽而仁,才足傲世,而可寄国。昔晋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传为美谈,吾反不如彼也?为臣子者,见贤而荐之,责也;为君上者,见贤而任之,福也。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上而用之,国必大治。”帝叹曰:“而所言,吾必听;而所荐,吾必用。”答:答案①好像;②表修饰;③表转折;④表并列;⑤通假字,通“能”才能;⑥表承接;⑦表因果;⑧表假设;⑨第二人称。2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闻于犬曰:“羊数詈言,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答:答案①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②连词,表假设,如果;③指示代词,其中的;④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⑤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⑥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⑦⑧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⑨第三人称代词,它们;⑩指示代词,那种;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1
⑧⑨⑩⑤⑥⑦①②③④⑧⑨⑥⑦⑤④①②③
f2.判断“者”“也”“而”“乎”“于”在文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