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四、五、六单元复习试题答案
第四单元《口技》
一阅读全文回答:1、本文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人。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会宾客大宴AA.适逢,正赶上B.会议C开会D.会合2众妙毕备CA.毕生B.毕业C全、都D.完了3宾客意少舒BA.少量B.稍微C减少D.年轻4不能名其一处也DA.名字B.名声C.出名D.说出3.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4.“一时齐发”指文中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5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本文写到了口技人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6文中描写宾客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是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这样写的作用是烘托口技艺人技艺之“善”。7文中用犬吠声写声之远,用妇人惊觉欠伸、妇抚儿乳和妇拍而呜之写声之近,用儿醒大啼写声之大,用有鼠作作索索写声之小、夜之静。8文章正面描写了口技者表演的内容,侧面描写了观众的反映,都是为了突出“善”。9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居然写道“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认为这可信吗谈谈你的独到见解。答:我认为可信。因为口技人的表演技艺非常高超,他已完全把听众带入了火灾的情景之中,就如看电影、电视一样,明知是假的,我们的心情也常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听众有这样的反应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10.口技人在表演时,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动动脑筋,想想看,这有什么作用呢答:我认为安放围幕有增加口技表演效果的作用,这样围着,易把听众带人情景之中。如果不围,就达不到这样的表演效果。二阅读第二段回答: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妇抚儿乳(喂奶)(2既而儿醒(不久,紧跟着)(3)一时齐发(同时)(4)众妙毕备(全、都)2.用“”将本文段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