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作品与人品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古人说“言为心生”、“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以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满分作文展示】作品与人品正如干涸的沙漠养不活遍野的金黄小麦,烟雨的江南不适宜仙人球的生长一般,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林妹妹生性孤僻,她写柳絮时,便觉哀婉凄凉无依无靠;宝姐姐开朗达观,于是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诗句而一举夺魁。因为作品与人品的一致性,并不是人品决定作品或者作品决定人品,而是它们都是人的思想的产物,也是环境的产物。难道不是吗?作品的格调是人的思想跃于纸上,而人品则是人的思想付诸实践。正如陈忠实和莫言,他们都是泥土孕育的生命,他们的思想来自
f于乡间,是淳朴而厚实的。陈忠实在孤独的平原上住了六年,才捧出《白鹿原》这一巨作。他书中的语言在我读来散发着黄土与青草的香味,正如他的坚韧与平静。莫言的小说,虽然奇幻,依旧处处朴实,如他本人那样只愿朴实地讲故事。倘若有朝一日那个追求卓越与成功的郭敬明,捧出一份反映乡村、反映泥土的小说,该是多么的荒谬啊!当然,作品与人品在表面上并不是完全的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背离。要知道,要想一个人写出的文字与行为相背离,即使是疯子也做不到。有人指着齐白石贴在门上的要价单,嘲讽大师也有俗的一面。孰不知,这位国画大师成为大师的原因却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而他笔下的山水鱼虾,其意境可谓静矣。而齐白石作画的价钱,不是因为他钻进了钱眼儿,而是为生活所迫罢了。众人以为的背离,是片面的观察。生活使人的行为趋于不完美,但人的心境、人的品性应该是一块宝玉,一如他的作品。如果将眼界脱离艺术,放眼于社会,手术何不是医生的作品?课堂何不是老师的作品?如果一个医生没有医德,教师没有师德,断断是没有资格进入手术室、走上讲台的。每个人都是作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作品,思想高洁、行为高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