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2年九年级考前测试历史试题卷三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1卷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择正确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1.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否则就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资治通鉴》B.孟姜女哭长城C.商朝卜辞D.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2.在明治维新时,提出要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由此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即第一期占领台湾,第二期吞并朝鲜,第三期出兵东北,第四期霸占中国,第五期称霸世界。日本实现第一期计划是通过下列哪一战争实现的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侵华战争3某班进行历史情景剧表演比赛,其中设计有误的是A.李鸿章派人在上海苦心经营江南制造总局B.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被杀害C.孙中山通过《民报》阐发三民主义D.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抨击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罪恶4.下列坐标上的三个历史事件都与一个历史人物有关,他是
A.陈独秀8.朱德C.毛泽东D.鲁迅5.20世纪中期,中国人努力维持和平,但最终化为泡影。下列哪一选项最能说明这一情况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6.为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张褰师夷长技以制夷B.魏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詹天佑京张铁路D.侯德榜大生纱厂7.在当今中国的政治活动中,“两会”是社会热点问题表现最充分、社会关注面最广泛的政治活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颁布的文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共同纲领》.
f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部《中化人民共和国宪法》D.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新中国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四次变革,依次是: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土地改革而言,与其它三次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