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2年春季《城市规划原理》(2)复习提纲
1、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性要求314
应包括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引导、配套设施和行为活动。
2、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控制3463、城市道路规划要点368
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首先要考虑到城市空间的联系和功能布局。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要尽量使交通能够在全市范围内均衡分布,避免过于集中在少数干道上。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三级划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性质划分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在规划道路系统时,善于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便于车辆行驶和地面水的排除。线路应选土质稳定、地下水位较深地段,尽量绕过水文地质不良地段。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道路走向应有利于城市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南方海滨、江滨道路临水敞开,布置一定数量且垂直于岸线的道路。北方城市道路布置应与冬季大风的主导风向呈直角或一定偏斜角度,避免大风直袭城市。山地道路走向要利于山谷通风。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城市各种管线与道路铺设在奇偶空之间要有一定水平距离,以便在施工养护时不致影响相邻管线工作和安全。城市要有足够数量的对外交通出口以保证平时、战时、受灾时交通畅通无阻。
4、城市干道网密度与间距369
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应占有一定比例,通常用干道网密度来衡量,单位以kmkm表示。一般认为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1000m,相应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
5、城市道路分级369
我国道路规划中,除大城市设有快速路外,大部分城市的道路都按三级划分:(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功能区,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活动中心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4070m(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3050m(3)支路(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2030m道路系统也可以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特点行车速度大、车辆多、行人少。作用是解决城市中各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f生活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联系的需要。其特点是车速较低,以行人、自行车和短距离交通为主。
6、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372
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